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世界」,是我們把自己最珍惜的事物放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可以是和我們關係密切的人,引以為傲的事物、工作、信仰、人生價值等。我們每個人努力工作和生活,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理想世界成為現實。這些人和物曾經滿足過我們的基本需要,給予過美好的感覺,也成為我們的追求對象和動力來源。正正因為我們希望這些人和事能一直留在我們的理想世界裡,我們往往會採用更多的外控手段,以促使對方符合自己的期望,做我們認為對他們好的事。為了控制他人、改變他們對我們的想法和行為,我們不惜使用不同的操控手段,這七種不良習慣,分別為處罰、抱怨、責備、威脅、怨天尤人、批評及賄賂等伎倆,逼使他們滿足我們的期望,做一些我們想他們做,而他們本來不願意做的事情。有些人更會嘗試操控環境,排除一切對他們不利的環境因素。這七大壞習慣不獨不會帶來正面的效果,更會破壞我們與對方之關係。這些行為之所以行不通,是因為人並不能被全面操控,正如環境不能被全面操控。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操控會損害對方的基本需要- 權力和自由,使他人產生抗拒或爭論等負面效應;更可能引發對方使用哄騙、忽視、逃避等方式,或想盡方法來迫使你妥協與屈服。激起的反抗,雙方的關係因而受到破壞。關係破壞了,我們另一個基本需要– 愛與歸屬也就不獲滿足,因此也陷入痛苦當中。若對方以操控手段回應我們的操控,一個惡性循環便會發生,痛苦便如漩渦一樣,迴旋增生。
舉例,你的太太花了兩個小時做晚餐,而你卻只批評她選擇的材料不健康。你說你只是希望大家能長壽而健康,但你真的客觀嗎?還是你正試著控制她?
你的丈夫難得在他如廁後清洗馬桶。但你仍抱怨,「這個馬桶洗得一團槽﹗」並且責備,「我從未準時上班,都是因為我必須清洗它﹗」你是否正嘗試強迫他清理這個馬桶呢?
你的子女很少清理他們的房間。因此你便不斷地嘮叨著「你整理床了嗎?」「你收拾衣服了嗎?」
你男朋友出差,你不放心,威迫他「你一定要每天打給我,不然我會不高興!」
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反應與言語, 都會使負向思維一點一滴的顯露出來,並影響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當你強制性的告訴每個人做事的方式時,其實都透露著你試圖控制他人的生活,如此便很難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遺憾的是,這些壞習慣卻往往是從老師、父母、祖父母和其他同儕那兒耳濡目染中養成的。長久處於這種強制性的命令言語後,我們便會不自覺地開始如法炮製。剛開始或許能夠收到一些短期、達成目的的成效,但長久處於這種互動模式後,不僅會削減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熱情,更容易使雙方陷入一種痛苦的關係。
我們要明白唯一能夠控制的是我們自己的行為。當人不快樂時,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越是自身透過選擇更好的行為和想法,改變自己的狀況,就越能看到周遭事物的變化。選擇代表自由,也代表責任。當我們不再花時間心力控制別人,就能取得更多的空間和自由,選擇合適的想法和行為,並承擔選擇帶來的後果,真正負起自己應付的責任。外控就如其他成癮行為一樣,戒斷絕非易事。但我們可以透過努力不懈的學習,改變自己的習慣,讓自己更好地滿足自己的需要,同時滿足所愛之人的需要。我們需放棄操控,改掉七大外控壞習慣,而以七種關懷的習慣取代,包括聆聽、支持、鼓勵、尊重、信任、接納和協商,從而鞏固彼此之間的連繫和愛,理智的處理矛盾與衝突。這一點也不容易,但卻是愛的考驗,一天學習一點。
緊記我們只能控制自己,不能操控別人。要放棄操控的企圖和做法,不要老是數算別人做了什麼,而問問自己可以做什麼,去改善與所愛之人的關係,以及滿足雙方的需要,這樣幸福才會真正降臨。
References:
1. William Glasser (1998)“Choice Theory- A New Psychology of Personal Freedom”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 William Glasser and Carleen Glasser (2000) “Getting Together and Staying Together”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3. 泥土(2008) “讀書筆記– 我所理解的選擇理論” (http://soyukyan_syy.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104979)
4. 大紀元(2008) “遠離七大壞習慣幸福才會來敲門”( http://www.epochtimes.com/b5/8/11/28/n23446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