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覺自己的妒忌心特別重,多疑,易吃醋,常檢查伴侶手機內容;要求(女朋友)衣服不要穿著暴露;不要跟異性說話或有說有笑;不能忍受及非常害怕孤單,經常有空虛感;伴侶不多加陪伴、約會遲到就情緒失控, 抑鬱焦慮情緒會持續數小時,而且易爆發憤怒情緒,所以容易造成衝突;自信心低,影響人際關係;無法忍受被人拋棄, 若嚴重的當伴侶表示想分手後可能會有激烈反應如自殘,借輕生威脅對方不得結束情感關係,甚至同歸於盡等非理性行為?如果你有這些行為特質,有可能出現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人格障礙會嚴重影響到一個人的生活,通常對自己和他人造成極大的痛苦。大概一百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有邊緣性人格障礙。雖然個性很難改變,但是,及時恰當的治療,人格障礙患者都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創造自己新的價值,過正常的生活。如果我們對邊緣性人格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們會發現邊緣性人格其實是受害者,真正的問題在於他們在嬰兒、童年時期並未受到妥善照顧,而他們長大後會因分離焦慮而出現情感脆弱、敏感、不信任伴侶、害怕孤獨、情緒失控等特質。
那什麼是”分離焦慮”,為何會出現邊緣性人格呢?
根據一些幼兒發展理論,嬰兒從6個月到3歲左右,需要父母全力照顧,孤獨的靈魂就需要被撫慰與依附,直到三歲後才能真正脫離依附關係,否則孩子就可能產生分離焦慮,長大後會出現以上提及的特質,並特別需要被愛,所以容易在未經足夠時間相互了解就已表露愛慕之情或陷入熱戀。在建立情感連結後會產生依附關係, 此依附關係似乎在補償嬰幼儿期被照顧不周的心理,將伴侶視為照顧他們的重要人物,此種關係常見於母子或母女。如兒時缺乏母愛,會將此潛在需求投射至伴侶身上,如此的投射自然將伴侶視為第二母親以補償過去母親未充分給予的愛。加上因在幼童期母親照顧不周的被遺棄陰影轉而將憤怒情緒投射至第二母親即伴侶身上, 而會出現霸道、操控及責怪的行為(如打電話找不到人,約會遲到,回覆短信太慢,感到被冷落,無暇陪伴等都會造成盛怒,甚至讓伴侶感到自責和痛苦)。一般人對這種情緒化的反應無法理解,認為不可理喻,伴侶也只是陪伴在身旁的情侶,永遠都不可能成為母親,也不可能一直容忍這種情緒化的反應。最後當伴侶企圖分手或劈腿時,邊緣性人格者再次被二度傷害,感受被冷落及遺棄,會變得怒不可遏,這樣的情緒不僅無法挽回情感關係,甚至讓關係不斷惡化,最後伴侶無法忍受而結束關係。其實窺探其內在的脆弱心靈,是萬萬不希望對方離去,這樣的矛盾心理往往讓邊緣性人格者在人際及情感上遭受極大痛苦。
其實邊緣性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嬰幼兒時期的疏忽照顧、孤單的童年、兒時分離創傷的經歷及不良的家庭氣氛所造成 。現代社會雙薪家庭較普遍,父母由於為了生計都忙於工作,無暇提供關愛照顧給孩子,有時要請保母、自己父母或外籍傭工照顧,以為提供孩子的物質享樂就足夠,忽略了孩子的心靈及精神需要。對3歲前的孩子,有部份父母以為只要餵飽、哄睡就可以了,甚至有些長輩說讓嬰兒哭一陣子,不要隨便抱起,以免養成過度依賴。試想想, 當嬰兒未能在渴求抱抱及安慰時得到至親情感的支持,其淒厲的哭聲與絕望心情,就如同我們成人面對情人欲跟我們分手一樣的痛苦,這種痛苦我們都明白心如刀割,都不想去經歷。要讓嬰幼兒去承受這痛苦,被迫躺在床上孤零零的感受被遺棄是多麼的殘忍!
當孩子在3-12歲的成長過程中,由於心智未發展成熟,任何形式的分離,都會烙印在心中,不易忘記及平復。父母以隔離手段的懲罰、孩子長期面對孤零零的生活、與有依附關係的重要親人的分離(孩子出生後由其他人帶,這人會變成他依附的人、心目中的重要親人,但由於這人不是父母,始終都會分開),都會對孩子留下分離焦慮的創傷。
如果加上孩子在一個氣氛不良的家庭中成長-家庭成員沒有足夠的溝通及基本的互動、共享的歡樂時光; 父母感情不和睦,經常吵架或冷漠以待。這樣的孩子得不到家庭溫暖,無法從父母身上學習及建立正向人際關係的技巧,也較容易形成邊緣性人格。
另外,父母企圖操控子女以達至個人目的或滿足個人慾望,例如望子成龍,對孩子期望式教育,希望孩子名列前茅,考取名校等也有機會促成邊緣性人格。當父母極端要求孩子某特定事情,青少年為了爭取獨立自主,他們會故意忽略此要求,作為內在的抗拒,稱之為叛逆心理。若對立及對抗形成,孩子與家長完全不去考慮對方的想法,沒有溝通互動,家庭氣氛也不會和諧。
總括來說,邊緣人格者其內心深處,可能曾因嬰幼儿期經歷被遺棄,分離焦慮等創傷,對人極不信任,心裡極害怕孤獨,恐懼再度被遺棄的可能,所以非常需要伴侶多陪在身旁,如未如願就可能會出現口角、衝突、冷戰,或威脅對方分手。即使感情本身仍可挽回,卻控制不了從幼時所累積的內在莫名憤恨,代罪羔羊往往是伴侶,但其實受傷最深的卻是自己。
如果你是邊緣人格者,希望你會了解更多自己害怕孤單及情緒失控的背後因素,不用再自責,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天生的缺憾。不用害怕,不要逃避,無須封鎖記憶!當你願意去面對時,你可能會有新的體驗,看見新的出口,得到重生的動力!也希望父母反思自己對孩子的影響,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